平安建设乡村县域,建设平安乡村以什么为抓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平安建设乡村县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平安建设乡村县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宁都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特色?
地名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是各地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活化石”。地名的得名来自各种因素,有的地名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地名与历史和地理地貌有关,有的与神话传说有关。宁都这么大,你了解你家乡的地名吗?
宁都县名由来
宁都三国孙吴嘉禾五年(236)建县,初名阳都县后改为新都,西晋太康元年为揭阳与陂阳县,南朝时因境内有太平里改为宁都并在北部设虔化县。隋朝合并宁都虔化两县,县名为虔化,南宋时期朝廷因虔州多匪患,为祈求地方太平虔化为宁都,之后宁都之名未曾变更。
梅江镇
梅江镇原名雪竹坪(系翠竹丛生的荒坪,竹笋表皮有层白粉,俗称雪竹),隋朝开皇年间移虔化县治于此,后为历代县治州治之地。建国前曾称城厢镇和五贤镇(纪念古代孙氏五贤),建国后称为城关镇,1983年更名梅江镇,因梅江为宁都最大河之缘故。梅江东源曾有青梅林,故称梅岭,因此将河流命名为梅江(川)。
竹笮乡
竹笮又名竹笮嵊(ying),因为古时此地栽种竹蔗盛产蔗糖,历史悠久,蔗形状如竹古称竹蔗,因屋场建设与小山嵊上,得名竹蔗嵊,后谐音写成竹笮。
青塘镇
青塘原名清溪,后辟建圩场,因四面环山,中洼如塘,蔚蓝青秀,故改称青塘。清溪何氏最早进入青塘开基,其次进入青塘的是孙氏,于北宋后期由宁都县城迁徒于此。而谢氏却在明朝初期从兴国竹子坝迁徒于此。
肖田乡
肖田为萧田之简化称呼,因兰陵萧氏于北宋年间从乐安迁移至此垦天建村而得名萧田,后逐渐发展成圩场。
东韶乡
东韶在凌云山之东,溪流纵横,水网密布,地势低洼潮湿,因此得名东潮,后雅称为东韶。东韶驻地为琳池圩,因四面环山,中间平坦形似池沼,小何潆洄,声如琳玉而得名。
洛口镇
洛口镇因地处上东江和上西江汇合口坝地中,原名龙口镇,后以“二水合流汇梅川之口”改名洛口。
小布镇
小布原名小浦,因建村于小何汇合口土丘边,溪水环绕,松柏苍翠,风景绮丽,得名小浦,1949年后改称小布。
黄陂镇
黄陂镇原名璜陂,廖銮当年开发之时,为建村挖了许多黄荆树蔸,所以就叫这里为“黄荆蔸下”。后来,廖銮与杨筠松有次来到南溪沙滩上漫游,发现沙滩边缘的浅水中露出一扁平而又光滑如璜的大石头。杨筠松赞叹说:“此璜也!”廖銮接着说:“水中有璜,此乃璜溪。”后来,本为溪名的“璜溪”逐渐取代了“黄荆蔸下”而变成了地名。随着朝代更替和方言的衍变,用方言说“璜溪”已不顺口,加上此处河汊纵横、陂塘众多,到了清朝,就慢慢被大家叫成了“璜陂”。
苏区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将“璜陂”改成了“黄陂”。红军长征后,又恢复为“璜陂”,直到上世纪60年代更名黄陂。
大沽乡
大沽因此地沟壑深长,溪水湍急,旧称大沽溪,乡因此溪而得名。
东山坝镇
东山坝因村庄建于梅江东岸小山脚坝地中而得名。境内大布张屋为虔化县旧县治。
钓峰乡
钓峰原名龙门,因一面靠巍峰耸立的朝山,三面小何潆洄,呈钓钩状,故名钓峰,亦称为雕峰。
安福乡
安福村民原将村庄建于河畔坝池中,时称老溪坝,因地势低洼,常遭遇水淹,明初迁移至河东南岸山脚,以安乐康福之意得名。
石上镇
石上因圩场建于石垛上得名石上。
蔡江乡
蔡江因蔡姓于唐朝建村于溪水旁而得名。
湛田乡
湛田因宋姓在清澈小河边垦田建村而得名。
会同乡
会同原名沙洲坝,后有周姓迁移于此发展成圩场,至乾隆年间多大几十间商铺云集。每逢农历四月初一各行业相约聚会,唱戏半月,同庆老官神生日,故名会同。
田埠乡
田埠原名高坝头,后有村民在河岸田边建有停靠木筏竹筏的小码头,改名田埠。
赖村镇
赖村原名赖水里,因赖姓于唐朝时期从虔化县迁移至此而得名赖水里,后改称赖村。
固厚乡
固厚原名固口,因古姓最早在此建村,以古姓根基深厚之意命名。
田头镇
田头原是一片荆棘丛生小丘,后被黄姓开垦为良田,相继在田畈北头建村坊而得名田头。
长胜镇
长胜地势平坦开阔,农田常常遭遇水淹,故沿河岸田塍筑有长提,得名长塍,至南宋,林茂粮丰,人丁兴旺,且水陆交通便利成为集镇,雅称长胜。
黄石镇
黄石又名黄石罐,因位于黄石岩背面,地形低洼似罐,得名黄石罐,后简称现名。
固村镇
固村刘姓村民为防水患,沿河筑提,取名固村。
对坊乡
对坊原名戴坊,戴姓于南宋于此开基建村,后成为圩场,名为戴坊圩,后因方言近音而写成对坊。
宁都三国孙吴嘉禾五年(236)建县,初名阳都县后改为新都,西晋太康元年为揭阳与陂阳县,南朝时因境内有太平里改为宁都并在北部设虔化县。隋朝合并宁都虔化两县,县名为虔化,南宋时期朝廷因虔州多匪患,为祈求地方太平虔化为宁都,之后宁都之名未曾变更。
宁都是江西省赣州市辖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建县。地处赣江正源贡水上游,东邻抚州市广昌县和石城县,南连瑞金市、西接于都县、兴国县及永丰县,北毗乐安县、宜黄县,东北倚南丰县。总面积4053.16平方千米,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现辖24个乡镇,2016年户籍总人口83万人。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罗霄山特困片区县。
宁都自古以来被誉为“文乡诗国”,南宋时成立的“江湖吟社”享誉全国,清初创立的易堂学馆位列当时“三山学派”之首。
宁都是客家祖地,是中原先民南迁的早期居住地和集散中心,是赣闽粤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2010 年荣获“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称号。[1]2013年被国家文化部批准列入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
宁都是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是中央苏区最高军事机关(中共苏区中央局)的成立地,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少共国际师、红军第一支无线电侦察部队、红五军团的诞生地,当年红军在这里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也在这里爆发。
2015年经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省委农工部《关于印发宁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体制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出台,并专项批复“同意宁都县享受省直管县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019年1月25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9年3月,被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平安建设乡村县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平安建设乡村县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