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粮棉

南优二号比常规水稻-南优2号水稻发明的意义

南优二号比常规水稻-南优2号水稻发明的意义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优二号比常规水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南优二号比常规水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把杂交水稻命名为“南优二号”
  2. 南优二号是哪一年
  3. 袁隆平研究了多久杂交水稻
  4. 袁隆平有什么成果?
  5. 南优2号增产多少

1、为什么把杂交水稻命名为“南优二号”

“南优二号”显然是用不育系和一个恢复系杂交的F1代杂交种,因此叫南优二号吧。

在湖南洞庭湖地区大规模试种时。与同类杂交稻品种相比,“南优2号”的确长势最好,穗大粒多,但却有致命缺陷——不抗病。后来,洞庭湖地区几十万亩水稻遭遇矮缩病。

南优2号是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1973年冬季,在袁隆平众人的努力之下,海南试验田成功培育出新型水稻——南优二号,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根据传统理论,水稻属于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种优势,但是袁隆平决心克服这个世界性问题。

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2、南优二号是哪一年

杂交水稻问世的时间是1973年。1964年,袁隆平率先在我国开展杂交水稻研究。1973年,袁隆平实现三育配套,育成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南优2号是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1973年冬季,在袁隆平众人的努力之下,海南试验田成功培育出新型水稻——南优二号,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杂交水稻。

南优2号。南优2号是1974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266万亩。在湖南洞庭湖地区大规模试种时。与同类杂交稻品种相比,“南优2号”的确长势最好,穗大粒多,但却有致命缺陷——不抗病。

年袁隆平育种出杂交水稻,并命名为“南优二号”。

3、袁隆平研究了多久杂交水稻

袁隆平研究水稻68年。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年。根据查询秀雅三农得知,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研制杂交水稻一共用了61年的时间。

袁隆平研究水稻68年。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从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

4、袁隆平有什么成果?

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

年,袁隆平主持的长江流域两系法杂交早籼稻选育研究获得突破,育成优质、高产、早中熟的两系早籼稻组合,为解决长期以来长江流域早籼稻米质不好、产量不高的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袁隆平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开发了超级杂交水稻,让更多的人免受饥饿。袁老一身获奖无数,在1981年就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更是获得过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成就包括:1981年6月国家特等发明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85年10月创造与发明金质奖章(杰出发明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7年11月科学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5、南优2号增产多少

年,袁和助手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南优2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水稻平均增产20%,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

南优2号是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1973年冬季,在袁隆平众人的努力之下,海南试验田成功培育出新型水稻——南优二号,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杂交水稻。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优二号比常规水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优二号比常规水稻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