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粮棉

河姆渡遗址水稻品种-河姆渡种植水稻

河姆渡遗址水稻品种-河姆渡种植水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姆渡遗址水稻品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河姆渡遗址水稻品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河姆渡人种植的农作物
  2.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特点。
  3. 我国哪些地方发现了水稻?
  4.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
  5. 世界上最早种植杂交水稻的人类遗址是什么?

1、河姆渡人种植的农作物

水稻,此外植物还有葫芦、橡子、菱角、枣子等。

河姆渡人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河姆渡遗址二次考古发掘,均发现了由稻谷壳、稻秆、稻叶与木屑砂土相间组成多层次连续堆积,每层间距2~10厘米不等,总厚度达100厘米,但不连片。

半坡人作物:小米(世界最早种植粟的)半坡人已大量使用石铲、石斧、石锄、砍伐器等生产工具,进入了较发达的原始农业阶段。

河姆渡人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河姆渡遗址二次考古发掘,均发现了由稻谷壳、稻秆、稻叶与木屑砂土相间组成多层次连续堆积 ,每层间距 2~ 10厘米不等,总厚度达 100 厘米,但不连片。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特点。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再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北方半干旱地区农耕文化的特征。

华中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大溪文化等。河姆渡文化有极为丰富的稻谷遗存和骨耜等水田耕作农具,大溪文化中房屋建筑往往用稻壳掺泥抹墙,陶器胎壁内也掺有大量稻壳,表明稻作农业已有很大的发展。

河姆渡遗址发掘发现的文物遗存具有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材料。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共同特点是反映的是农耕文化,都处于新石器时期,都使用的是磨制石器。相同:都处于新石器时期,都使用的是磨制石器 。

3、我国哪些地方发现了水稻?

分布在东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秦岭、 淮河以南地区,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珠江流域的河谷平原和三角洲地带是我国水稻主产区。

我国水稻最早的遗址是河姆渡遗址。河姆渡遗址,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与宁波市区相距约20千米,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

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华北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东北地区。

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

4、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居民。

所以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人。

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史记中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这一事实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早在7000多年前,我国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就开始种植水稻。河姆渡文化是我国最早的农耕文化之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距今约7000年历史。

5、世界上最早种植杂交水稻的人类遗址是什么?

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河姆渡人。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史记中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

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河姆渡人。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根据已有考古和研究结果来看,种植水稻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三个万年以上的古稻遗址有: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

关于河姆渡遗址水稻品种和河姆渡种植水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河姆渡遗址水稻品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河姆渡种植水稻、河姆渡遗址水稻品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