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专家推荐材料-农业专家职责

农业技术专家推荐材料-农业专家职责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业技术专家推荐材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农业技术专家推荐材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有谁?

1、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有谁?

大家好我是小黑说到农业科学家还是挺多的。第一,是马世钧。原辽宁农科院院长,国务院北方旱地考察团团长。

第二,是侯光炯。原西南农科院

第三,是吴瀛洲。吴是山西三皇五帝之乡,洪洞大槐树之乡的农民骄子。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蔬菜遗传育种专家——方智远

畜牧业和动物营养学专家---张子仪

动物病毒及免疫学专家---沈荣显 

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

核农学家---徐冠仁

作物遗传学专家--傅廷栋

土壤微生物专家--陈华癸

细胞生物学家---施履吉

土壤肥料植物营养专家--刘更另

刘大钧院士

植物生理学家--施教耐

微生物学家--陈华癸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陈秉聪

陈文新:“中华根瘤菌”第一人

植物遗传与育种学专家---刘大钧院士

农业工程与农业机械学专家---曾德超

小麦专家---余松烈院士

植物免疫学家---李振歧教授

曾德超

王林安

农业博士马承伟







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有: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蔬菜遗传育种专家——方智远,

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

植物生物学家——施教耐,

中华根瘤菌第一人——陈文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玉米之父:李登海。小麦之父:李振生。39个玉米新品种:程相文。海稻之父:陈日胜。蔬菜育种专家:方智远。还有很多的农业专家:庄巧生、徐冠仁、傅廷栋、徐华癸、刘更另、陈文新、马承伟、刘大钧、王明庥…还有很多优秀农业专家。







这顶桂冠非袁隆平莫属,我给袁老起了个名字叫:“世界的粮食之父。”

袁隆平有一个梦想,叫禾下乘凉猛,他说他希望水稻能长到高粱那么高,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亩产能达到1000公斤。

从六十年代到现在,袁老就奋斗在水稻培育一线,多年来让水稻的产量一升再升。现在他在青岛实验的海水稻也获得了成功。

董青岛供稿。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

当代四大农业科学家

马世钧。原辽宁农科院院长,国务院北方旱地考察团团长。

侯光炯。原西南农科院院士。

袁隆平。湖南水稻研究所所长。水稻杂交之父。

吴瀛洲。吴是山西三皇五帝之乡,洪洞大槐树之乡的农民骄子。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为首选。

李登海作为农民发明家,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使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30多年间,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8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他主持选育的“掖单”系列玉米新品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李振声,遗传学家, 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程相文,在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53年时间里面,共获得47项科技成果。引进和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由他主持育成的玉米新品种“浚单20”在200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浚单20”目前已成为黄淮海夏第一、全国第二大玉米种植品种,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加社会效益150多亿元,成为玉米育种界的神话。

陈日胜,海稻86培育者。称为“海稻之父”、“海稻的缔造者”。有媒体甚至称其培育的海水稻,是“一个种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有望解决全人类的吃饭问题。就连袁隆平也称他为“国内最早发现耐碱性强、抗病性强、生命力强的野生海水稻的专家之一”。

这顶桂冠非袁隆平莫属,我给袁老起了个名字叫:“世界的粮食之父。”

袁隆平有一个梦想,叫禾下乘凉猛,他说他希望水稻能长到高粱那么高,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亩产能达到1000公斤。

从六十年代到现在,袁老就奋斗在水稻培育一线,多年来让水稻的产量一升再升。现在他在青岛实验的海水稻也获得了成功。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以农耕立国,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几千年,农业专家璨若群星,有历史记载者也是数不胜数,最早最著名的农业专家当数神农氏――炎帝。相传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华人(不仅汉族)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偲协所著《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农学著作。

宋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当代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农学家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假设没有袁隆平的贡献,全球有多少人会忍饥挨饿。袁隆平,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众所周知的当然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同时被大家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坚持不懈的实验终于使水稻亩产达到1000公斤。

畜牧业专家:张子仪。1998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杰出贡献奖。张子仪院士先后主持了“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畜禽营养代谢规律研究”等国家、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组织全国协作完成了“猪饲料消化能离体测定方法”、“鸡饲料代谢能标准测定方案”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全面完成了现代动物营养学指标配套的《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为制定发布中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鸡饲养标准、奶牛饲养标准及开发优化饲料配方软件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一想到的,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经他选育的超级杂交稻经过测产验收,

平均亩产1149.02公斤,

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其实不到一个月前,

这位老人刚刚实现了“海水稻”的新突破。

简单地来说,就是

在盐分浓度3%-8%的海水里也能种粮食了。

它意味着中国数亿亩盐碱地

都有望变成米粮仓,

我国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

实现大规模种植“海水稻”的国家。

还有许多为我们农民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如:蔬菜遗传育种专家——方智远

畜牧业和动物营养学专家---张子仪

动物病毒及免疫学专家---沈荣显 

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

核农学家---徐冠仁

作物遗传学专家--傅廷栋

土壤微生物专家--陈华癸

细胞生物学家---施履吉

土壤肥料植物营养专家--刘更另

刘大钧院士

植物生理学家--施教耐

微生物学家--陈华癸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陈秉聪

第一,是马世钧。原辽宁农科院院长,国务院北方旱地考察团团长。

第二,是侯光炯。原西南农科院院士。

第三,是袁隆平。湖南水稻研究所所长。水稻杂交之父。

第四,是吴瀛洲。吴是山西三皇五帝之乡,洪洞大槐树之乡的农民骄子。

李登海作为农民发明家,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使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30多年间,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8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他主持选育的“掖单”系列玉米新品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李振声,遗传学家, 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程相文,在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53年时间里面,共获得47项科技成果。引进和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由他主持育成的玉米新品种“浚单20”在200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浚单20”目前已成为黄淮海夏第一、全国第二大玉米种植品种,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加社会效益150多亿元,成为玉米育种界的神话。

陈日胜,海稻86培育者。称为“海稻之父”、“海稻的缔造者”。有媒体甚至称其培育的海水稻,是“一个种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有望解决全人类的吃饭问题。就连袁隆平也称他为“国内最早发现耐碱性强、抗病性强、生命力强的野生海水稻的专家之一”。

我来回答: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有以下?

杂交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

蔬菜遗传育种专家一一方智远

畜牧业和动物营养学专家一张子仪

动物病毒及免疫学专家一沈荣显

遗传育种学家一庄巧生

核农学家一徐冠仁

作物遗传学专家一傅廷栋

土壤微生物专家一陈华癸

细胞生物学家一施履吉

土壤肥料植物营养专家一刘更另

刘大钧院士

植物生理学家一一施教耐

微生物学家一一陈华癸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一陈秉聪

中华根瘤菌第一人一一陈文新

植物遗传与农业机械学一刘大钧院士

农业I程与农业机械专家一曾德超

小麦专家一一朵松烈院士

曾德超

王林安

农业博士一马承伟

林木遗传育种学家一王明庥院士

昆虫生理学家一一钦俊德院

杂交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

蔬菜遗传育种专家一一方智远

畜牧业和动物营养学专家一张子仪

动物病毒及免疫学专家一沈荣显

遗传育种学家一庄巧生

核农学家一徐冠仁

作物遗传学专家一傅廷栋

土壤微生物专家一陈华癸

细胞生物学家一施履吉

土壤肥料植物营养专家一刘更另

刘大钧院士

植物生理学家一一施教耐

微生物学家一一陈华癸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一陈秉聪

中华根瘤菌第一人一一陈文新

植物遗传与农业机械学一刘大钧院士

农业I程与农业机械专家一曾德超

小麦专家一一朵松烈院士

曾德超

王林安

农业博士一马承伟

林木遗传育种学家一王明庥院士

昆虫生理学家一一钦俊德院士

水稻之父袁隆平,工程院院士

蔬菜专家 方智远

畜牧业及动物营养专家 张子仪

动物病毒及免疫学专家 沈荣显

遗传育种专家 庄巧生

小麦专家 余松烈 院士

植物遗传及育种学专家 刘大钧 院士

作物遗传育种专家 傅延栋

土壤微生物专家 陈华癸

农业工程专家 陈秉聪

土壤与环境微生物专家 陈文新

农业工程与机械化专家 曾德超

植物病理学专家 李振岐

林业遗传育种专家 王明庥

昆虫生理学家 钦俊德

欢迎补充!

关注

说起杂交水稻,大众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为袁老是改善世界粮食产量首屈一指的人物,没有他的贡献,全世界将有上亿人无法填饱肚子。正因为有如此巨大的贡献,有人说,如果袁隆平将杂交水稻的专利据为己有,马云、王健林等人的财富累加起来,也无法撼动袁老成为世界首富的实力。(小酒馆语录)

袁隆平

他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30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境内外举办了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

获得国内外各类奖项24个,获得“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科学中国人(2002)年度人物”“中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与中国劳动模范的称号”等7个荣誉称号。

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 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12月1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市。

2009年,北大星光集团、潇湘电影集团、湖南省文联、中视天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电影《袁隆平》,讲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讴歌了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高尚品德。

但是,我们不光要记住袁隆平,也要记住这些与他齐名的农业科学家们!

周开达(已逝)

周开达与学生们

周开达(1933.4.26-2013.7.20),重庆江津人,中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

1960年8月于四川农学院农学系本科毕业,1960年9月在四川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9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开达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先后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部省以上成果奖23项。

1999年11月,周开达先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还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等。

2013年7月20日11时27分,周开达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逝世,享年81岁。

周开达毕生致力于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研究事业,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方法”,提出“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技术”及“重穗稀植栽培技术”;创造“光敏不育系生态育种方法和技术”。截至1998年6月,周开达培育出的冈型、D型杂交稻推广3.048亿亩,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先后获部省部以上成果奖23项,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

朱英国(已逝)

朱英国

朱英国,男,(1939年11月——2017年8月9日)湖北罗田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40余年来,始终坚持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坚持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坚持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育出新型不育系和选育杂交水稻新品种相结合,合作育成水稻红莲型、马协型两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多个光敏核不育系,红莲型、马协型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实现了产业化,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2017年8月9日凌晨,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他培育的红莲型“珞优8号”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比一般种子的亩产量高出近100公斤。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从遗传多样性上讲,红莲型起到了隔离带和防火墙的作用,有利地促进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革命”。

在杂交稻领域,袁隆平的野败型与武汉大学的红莲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

他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其中国际性SCI论文50多篇。

他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和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多项奖励;2008年9月荣获“袁隆平农业科技奖”;2008年12月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湖北30人”等诸多荣誉。

李登海

袁隆平与李登海

李登海,男,1949年9月出生,山东省莱州市后邓村人,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

李登海作为农民发明家,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使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30多年间,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8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他主持选育的“掖单”系列玉米新品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又育成“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种,成为中国跨世纪的主推品种。登海9号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的突出特点,其产量比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掖单13号”还增产11.4%。经国家审定,适宜在东北、黄淮海、西北及南方玉米区种植。2000年3月至2007年底累计生产销售登海9号5624.08万公斤,累计推广面积1874.69万亩,累计增产粮食11.40亿公斤,累计新增社会效益11.4亿元,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登海9号具有较高的淀粉含量,也受到了乙醇汽油生产企业的青睐,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也提供了有力的品种支撑。

他先后获得国家级重大科技奖4项,省部级7项,16个新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两项制种技术取得专利保护。2015年9月25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李文祥和李登海。

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士,他是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另一个就是中国的李登海,是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

李振声

李振声

李振声(1931.2.25-),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 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主要是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他用20年时间培育出来的杂交小麦——小偃6号终于获得成功,也就是这个小偃6号,在80年代末它使我国的小麦产量累计增产60亿斤,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50多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这样评价他: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生涯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无私奉献,长期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至今活跃在农业科研一线,奠基了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技术;针对国家和社会需求,不断开创小麦育种新领域新方向,积极开展农业战略研究,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

程相文

程相文

程相文,男,1936年生,研究员,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他在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53年时间里面,共获得47项科技成果。引进和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由他主持育成的玉米新品种“浚单20”在200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浚单20”目前已成为黄淮海夏第一、全国第二大玉米种植品种,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加社会效益150多亿元,成为玉米育种界的神话。

程相文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可以说,在水稻上袁隆平为杂交水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玉米上程相文也是功勋卓著,值得我们敬仰。

陈日胜

陈日胜

陈日胜,湛江人,农业科学家,“海水稻”发现者、研究者和“海稻86”的长期培育者。毕业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广东海洋大学的前身),当过国企职工,现任遂溪县虎头坡(“海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

1986年,陈日胜就发现了一种可以抵抗海水盐碱性的野生水稻,并开始了长期的培育工作。然而,这项工作并不轻松,虽然海水稻有着天然抗虫、不需化肥等优势,却也面临着比如收割困难、不抗倒伏等问题。这也是为何,虽然陈日胜苦苦研究了多年,却仍然未能进入商业化种植的原因。幸运的是,陈日胜的研究引起了袁隆平院士和农业部的关注,最终成为了国家级项目。袁隆平曾介绍,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亚洲3.2亿公顷,占全球的1/3以上,而中国有1亿公顷盐碱地,其中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试种、推广成功后,按照每亩产值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人。

到2014年11月,收割最近一季稻谷时,陈日胜已将海水稻从亩产100斤增至300斤。

自从培育出能在海水或盐碱条件中生长的海水稻之后,在湛江的农田中摸爬滚打了30年的陈日胜被称为“海稻之父”、“海稻的缔造者”。有媒体甚至称其培育的海水稻,是“一个种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有望解决全人类的吃饭问题。就连袁隆平也称他为“国内最早发现耐碱性强、抗病性强、生命力强的野生海水稻的专家之一”

杂交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

蔬菜遗传育种专家一一方智远

畜牧业和动物营养学专家一张子仪

遗传育种学家一庄巧生

作物遗传学专家一傅廷栋

土壤微生物专家一陈华癸

细胞生物学家一施履吉

土壤肥料植物营养专家一刘更另

植物生理学家一一施教耐

微生物学家一一陈华癸

植物遗传与农业机械学一刘大钧院士

农业I程与农业机械专家一曾德超

小麦专家一一朵松烈院士

曾德超

王林安

农业博士一马承伟

第一,马世钧。原辽宁农科院院长,国务院北方旱地考察团团长。

第二,袁隆平。湖南水稻研究所所长,水稻杂交之父。

第三,是侯光炯。原西南农科院院士。

第四,是吴瀛洲。洪洞大槐树之乡的农民骄子。

现代著名科学家有钱学森、赵忠尧、华罗庚、钱三强、邓稼先、孙家栋、王选、袁隆平、钱伟长、李四光、童第周、竺可桢、陈景润、苏步青、侯德榜、周培源、严济慈、吴有训、吴阶平、张钰哲、熊庆来.

不接受反驳!

蔬菜遗传育种专家——方智远

昆虫学家---邱式邦

畜牧业和动物营养学专家---张子仪

动物病毒及免疫学专家---沈荣显

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

核农学家---徐冠仁

作物遗传学专家--傅廷栋

土壤微生物专家--陈华癸

细胞生物学家---施履吉

土壤肥料植物营养专家--刘更另

植物生理学家--施教耐

微生物学家--陈华癸

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陈秉聪

陈文新:“中华根瘤菌”第一人

植物遗传与育种学专家---刘大钧院士

小麦专家---余松烈院士

植物免疫学家---李振歧教授

王林安:把科技阳光洒向寒湿土地

农业博士马承伟

林木遗传育种学家王明庥院士

昆虫生理学家——钦俊德院士

最后是伟大的 袁隆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业技术专家推荐材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业技术专家推荐材料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